研讨|利用绘本教学提高低年级智力障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应用探索
第四届小学绘本课程与教学
研讨会征文选登
◆ ◆ ◆ ◆
利用绘本教学提高低年级智力障碍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的应用初探
——以口语交际课《好饿的毛毛虫》为例
◆ ◆ ◆ ◆
冷潇潇
【摘要】针对班级中智力障碍学生语言表达中存在的词句简单匮乏、缺乏正确的语用、主动沟通意识弱等问题,在笔者所执的口语交际课《好饿的毛毛虫》绘本教学中,通过对绘本中图文元素的深入挖掘,引导学生理解绘本中图文内容,并让学生仿说句子、自主表达再现故事,在游戏中通过理解老师的指令来练习接受性表达的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绘本;智力障碍;语言表达
由于认知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缺陷,智力障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较大落后于同龄孩子。《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对低年级段(1-3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中指出:学生要能模仿运用生活中的常用语言;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个人需求;能使用人称代词(例如:你或你们、我或我们、他或他们);能在生活情境中进行简单的对话,养成文明的沟通习惯[1]。因此,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兴趣着手,有必要将绘本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巧妙结合起来,打造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切实有效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尝试在绘本中挖掘学生喜爱的语言素材,通过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教学,提高班级智力障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一
(一)学情分析
笔者根据校本课程本位评估和平时的观察发现,班级学生按照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沟通意识三个方面的能力来看分为以下三个层次[2],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
(二)教材分析
《好饿的毛毛虫》是美国作家艾瑞克.卡尔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故事充满诗意和创意。绿叶、大地、蝴蝶、五彩缤纷的果实。故事描述了毛毛虫成长的过程,它以星期作为开头,各种水果点心食物依次在每天出现,语句排列对应有序,使故事读起来颇有情趣。
本节绘本语文课,主要以视觉为主,加以老师夸张的演绎绘本来辅助塑造出一个形象生动的毛毛虫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将绘本的故事主线展示为视觉学习的流程图,加深所学内容印象。通过绘本的讲授和绘本的再现,让学生掌握认识绘本中出现的毛毛虫和各种水果食物。通过并列教学,将班级学生分成2组,主教和助教就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达到语言表达目标。其中1组能够学习句型谁吃了什么________/我喜欢吃__________来进行表达,2组能通过游戏的方式,听老师的指令来给毛毛虫喂食,提高接受性表达的能力,巩固认识和体验绘本的乐趣。另外,班级中有一名智力较好的听障学生,助教同时用手语教学帮助该生更加充分的参与课程。
教学目标
二
通过本课绘本教学,提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中A层学生能用完整的主谓宾句句式来进行表达,增加学生的句长,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主动复述故事内容,提高学生表达的条理性;B层的学生能在老师少量的口语提示下练习句子表达;C层的学生能够通过指认毛毛虫和各种食物来提高接受性语言表达的能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三
(一)情景激趣,快乐阅读
新课开始前,教师用毛毛虫玩偶导入,用声音扮演这只好饿的毛毛虫跟同学们打招呼,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和眼睛看来观察毛毛虫的特点,并鼓励他们来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同时提出问题“毛毛虫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激发同学们的探索欲望,开始本课的绘本学习。
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和《好饿的毛毛虫》书本,依次播放和讲解绘本故事,通过色彩丰富的图片内容来解释文字,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引导学生读出“它吃了苹果/梨子/李子/草莓/句子......”,通过对绘本图片的观察分析,加深学生对绘本句子的理解,并在阅读过程中引导A层学生主动阅读,B层学生命名或者仿说绘本中的各种食物,C层学生通过指认的方式来对老师的指令做出反应。同时,在阅读绘本的同时通过故事线的方式板书出绘本的内容,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具体如表2所示。
(二)句子分析,练习表达
在绘本《好饿的毛毛虫》阅读之后,主教和协同教师分别分组完成教学目标。其中1组的同学在主教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视觉提示,让学生主动找到毛毛虫吃过的食物等词汇,如“一个苹果”“两个梨子”“三个李子”等,丰富词汇量和句式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套用句子“毛毛虫吃了_____”的句子进行主动表达或者仿说。同时,在所有的水果和食物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用“我喜欢吃______”的句子来进行语言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方便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对话中。
1组的学生具有基本的逻辑性,在白板中呈现故事的逻辑顺序,分级提示,让A组的学生学习运用句子进行表达,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如冯同学在复述故事的时候,首先用“有一颗小小的蛋躺在叶子上”作为起点,然后分别描述了毛毛虫在每一天都吃了哪些食物,说明毛毛虫变身的过程,最后总结“毛毛虫最后变成了蝴蝶”的结局。
(三)喂食游戏,促进表达
在协同教师所带的2组同学中,教师先给予口语提示,让学生复诵绘本故事中“毛毛虫”“苹果”“梨子”等词语。对于没有语言能力的学生,教师在“给毛毛虫喂食”的游戏中,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将对应的水果放到教具毛毛虫的肚子中,在体验游戏的乐趣中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降低语言表达难度,提高接受性表达的能力。
教学效果及反思
四
在本节口语交流课语文课中,班级学生上课兴趣浓厚,表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在语言表达的完整性、逻辑性上都有很大的进步。患有听力障碍的黎同学在协同教师的手语教学下能够模仿跟着老师模仿简单的手语,并用手势语表达绘本中出现的各类物品。通过本次绘本教学,笔者得出以下三点心得:
(一)用心选用绘本,发掘教学素材
美国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用多个真实的案例说明:中度、重度的智力障碍儿童也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极大收益。绘本阅读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能为这些特殊的孩子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因此,运用绘本图书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时,要选择贴近生活的、有趣的、故事性强的、语言具有简单重复特点的,如《蹦!》《点点点》等,发掘学生可以模仿学习的素材,在不断的句式仿说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细心设计课程,突破教学难点
在本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层次设计教学目标,采用视直观教学、协同教学等方式支持课程,让学生在完成不同的课程内容过程中逐步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视觉提示、故事线逻辑顺序图,让学生能够在提示下有条理的表达,并且根据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提示,提高学生的主动沟通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耐心引导学生,优化教学质量
绘本对于培智语文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而智力障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非在一朝一夕中促成。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展开教学时,教师需要多预留时间给学生表达和交流,鼓励学生去主动发现和探索绘本里的趣味,甚至展开创造性的想象与应用[3]。同时,也需要教师在学生表达的同时及时给予适当的增强和反馈,帮助孩子记住成功的经验,树立表达的意识,从而一步一脚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
[2]刘杰,丁美珍.巧用绘本图文元素,提高随班就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绘本《我妈妈》教学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7,(4):63-64
[3]黄敏.绘本与生活结合 优化培智语言教学质量——以《一条聪明的鱼》绘本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8,(7):84-86
往期精彩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求点赞、求转发
• end •
主编 | 姚颖老师
本文编辑 | 徐婷婷
审核编辑 | 刘瑶
以绘本之名,
陪您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